砚山铳卡村百香果等你来尝~

发布时间:2021-09-02 09:29:28  

百香果

是“果汁之王”

是“摇钱树”

它丰富市民“果篮子”的同时

也充盈了果农的“钱袋子”

时下,砚山县1800多亩百香果陆续进入采摘期。丰收上市后,预计今年该县种植的百香果将为果农带来600万元收入,成为助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专业化、科学化种植管理

近日,记者走进江那镇铳卡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繁茂的绿叶下垂挂下来的是一个个如拳头大小的果实,外观细腻匀称,还有一层蜡质光泽,秋风吹来,百香果香味浓郁让人垂涎欲滴。基地工人们穿梭在藤蔓间,正精心挑选着成熟果子,目前基地共种植约170亩百香果。

据曹先峰介绍,铳卡百香果种植基地今年引进百香果种植,采用高密度种植技术,比传统种植更为密集,现在每亩可种植700株至1500株左右,实现挂果率更高的目标。引进专业人才来实行专人统一管理,使用水肥一体化自动喷药系统管理,使百香果种植更专业化、科学化,让百香果摇身一变成为致富“金果果”。

由于百香果当年栽种当年就可挂果,目前基地的百香果已进入采摘期,价格为12至15元每公斤,主销广西、广东等地区。同时,采取电商线上销售和订购商实地购买等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让百香果产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助农增收致富

铳卡村的百香果不仅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而且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当地几十名村民通过到种植基地上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李兴有说:“我来百香果基地工作主要是拔草、修枝,每天收入有100元,一个月下来3000多元,还是比较划算。”

近年来,砚山县以市场为导向、以助民增收为重点,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曹先峰表示,下一步,将扩种1000至2000亩,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入,为乡村产业振兴助力。

据悉,砚山县共种植白香果1800余亩,种植品种主要是台农系列品种,主要分布在江那、维摩、干河等乡(镇),预计总产量1500吨,总产值600万元。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继香 杨朝仙)

(编辑:董飞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