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砚山着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实现了物阜粮丰,富足兴旺。这十年,是砚山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丰收的十年,逐步带领农民迈向和谐安康的幸福生活。
设施农业促发展
初见砚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高级农艺师余建萍是在一年前,她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亲切,她去到哪里都会带着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在工作中也和农户们打成一片。余建萍是2001年参加工作的,她告诉记者,她是一点一滴地看着砚山农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砚山农业变化很大。在辣椒育苗上,以前农户是小拱棚育苗和双拱棚育苗,但是现在已经形成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并且全县规模发展到450多亩。
砚山县松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便是设施农业的受益者,松南公司2008年落地砚山县稼依镇,主要种植上海青、奶白菜等蔬菜,利用节水农业、设施农业模式,从开始800亩的蔬菜种植规模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亩。除此以外,蓝莓种植采用了无土栽培、钢架大棚种植技术,使得蓝莓挂果量增加、甜度提高,农户收入增加。
蔬菜、蓝莓只是高效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从普通的地膜覆盖大棚到钢架大棚再到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连片大棚,直至拥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日光温室和智能温室,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反季节瓜果蔬菜成为砚山县农业的新招牌,即使在隆冬季节,仍有大批量新鲜瓜果蔬菜供应上市。
技术农业提效能促高产
在辣椒种植技术上,原来农户种植的本地椒一亩地可以种植两三千棵,现在在小米椒和朝天椒的种植上,通过把密度调小和空间增大后,辣椒的通风性提高,增产效益比以前更好。以前的百香果种植个头小、产量低,但是现在在江那镇铳卡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里采用高密度种植技术,比传统种植更为密集,现在每亩可种植700株至1500株,实现挂果率更高的目标,使用水肥一体化自动喷药系统管理,使百香果种植更专业化、科学化。
以前农户都是人工收割,现在已经实现机械化收割,到了夏粮秋粮收获时,田间地头到处是收割机轰隆隆的声音,收割机的加入使得农户收粮速度更快,更节约人力。以前农户是人工进行农药喷洒,费时又费力,现在利用无人机喷防作业,遥控式飞行喷雾机仅需一人在地头遥控操作即可在农作物上空完成病虫害药剂防治,且药剂雾化程度高、覆盖面积大,用药更省、效率更高。
产业化引导走向“大市场”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支撑,龙头企业的培育,农业产业化的带动,逐步实现引导农户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在砚山,从1个公司到2个公司,从800亩到8000亩,从1年4000吨到4万吨蔬菜外销,从1天150名工人到用工高峰1500余名工人……10余年时间,松南公司成为砚山县做大做强“一棵菜”的代表之一,松南蔬菜基地也被认定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
十年来,砚山县充分发挥蔬菜产业特色优势,先后引进和培育松南、中康、立达尔、永润等23户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1个,流转土地20万余亩发展规模农业,建设蔬菜百亩以上产业基地64个,带动全县8万余户农户发展产业80余万亩,1万余名群众进入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就近就地务工,成为重要的富民产业。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继香 杨慧)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