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注入农民增收新活力
——砚山县稼依镇发展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典型案例
稼依镇是砚山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资源丰富,商贾云集,全镇盛产水稻、玉米、辣椒、蔬菜、烤烟等农作物,是砚山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稼依镇抓住全县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云南省高原特色蔬菜产业集群、“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机遇,按照“引龙头、建基地、组协会、拓市场、促外销”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推动以蔬菜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的农民致富之路。2019年砚山县稼依镇被纳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创建,2021年全镇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5063元,2022年预计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9元,同比增长11.2%。
狠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稼依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和耕作条件。先后实施落太邑、补佐、店房片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了大尼尼片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组织实施旧朵甲秧田冲小坝、暮科新坝等五个小坝塘整改及阿控、土基冲水库防洪灌沟修建工程。同时,借助实施平远大型灌区有利时机,在组织发动群众加快农田“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辖区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鼓励企业、合作社等对蔬菜基地进行提升改造,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为蔬菜、辣椒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为有效调整稼依镇农业产业结构,稼依镇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一是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注重在引导、示范、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广播、电视等有效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宣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措施,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意图转化为群众意愿,让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农业产业调整中来。同时,稼依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引导群众向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步伐。二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引导农民群众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强化行业内部自律和联系功能,及时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相关信息,搞好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稼依镇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基本确立了以蔬菜产业为主导,辣椒、水果、鱼腥草等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并先后成立了多个专业合作社,有力地带动了全镇辣椒、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强化经营主体培育,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稼依镇重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在加强本土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培育的同时,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在土地流转、基地建设、融资贷款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先后引进了松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宝春园农业种植发展有限公司、联兴蔬菜产销合作社等13家蔬菜产销企业、合作社,在稼依镇流转土地15700亩建立万亩连片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镇常年蔬菜种植3.6万亩,其中松南公司建成了全州首家千亩连片常年种植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特供基地,为全州探索蔬菜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和促农增收提供了新模式;培育从事辣椒生产、加工、销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3家,带动全镇常年辣椒种植7.2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辣椒种植56.97万亩。2015年以来,砚山县连续5年举办蔬菜园艺展示会,组织经营主体将优质蔬菜、辣椒、水果等产品进行展示推介,对提升企业和产品知名度、推进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同时,州、县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积极为稼依镇的企业对接市场,每年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展示会、推介会,不断提升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效益。并依托稼依辣椒城,推动稼依镇辣椒外销的同时,辐射带动全县、全州乃至周边县(市)辣椒产品外销。目前,稼依辣椒城年交易量在1000吨以上的农业企业有17家,年交易量在万吨以上的农业企业有4家,获得产品出口认证有5家。销售市场从国内的湖南、湖北、江西等11省市拓展到日本、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呈现出“收全州、卖全国、销海外”的态势,稼依已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辣椒集散中心。200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定点市场”。有辣椒、大牲畜、百货、农资等各类市场8个,常年从事经营的商户达1600余户,年均可吸纳农村劳动力16000余人。
(州委农办)
(编辑:陈慧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