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手持毛笔一笔一画认真描摹;一些孩子的课堂被搬进了王有德故居;土陶制作、刺绣、跳竹竿舞、打陀螺等传统的课程受到“00后”“10后”热捧……近年来,这一幕幕正发生在砚山县各个乡村学校少年宫里。
近年来,砚山县积极探索构建以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主体,学校课外教育、乡村少年宫活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校外教育体系,提高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学校少年宫的“建、管、用”水平,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促进“春泥计划”有效融合,为广大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打造快乐成长的乐园。截至目前,已建成1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了砚山县11个乡镇,辅导员教师396人,志愿者辅导员49人,学生人数合计7877人,开展活动共计190余场。经过不断地摸索、创新与发展,该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开设有书画、舞蹈、刺绣、泥塑等20个专业课程,并按照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一宫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格局,将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
砚山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于2007年立项建设,属于国家彩票公益基金云南省第六批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项目。中心以“公益办中心,服务青少年,效力全社会”的服务宗旨;坚持以公益性、趣味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志趣、挖掘特长、拓展其思维空间为目的。中心由最初的2个专业90人,发展到现在的18个专业、69个班1300余人。2014年至2020年砚山活动中心在云南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评估中连续7年荣获优秀等级,选送彝族舞蹈《唱哩哩唱》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朗诵节目《蒲公英的梦想》荣获云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二等奖;壮族舞蹈《壮鼓声声》入围云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节目并在网上展播。通过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实践,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课外活动服务,积极推进“圆梦蒲公英”主题活动,每年组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活动20余场次,培养出120余名小小红色讲解员,到阿猛会址、王有德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讲解。
此外,砚山县充分运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育人载体,以素质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美德少年”评选、“童心向党”活动等,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分别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爱我家乡、爱我校园”等主题实践活动。同时,通过组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联谊活动等,引导广大农村未成年人走出校园,参加活动,接触社会,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胡衡、汪跃彬)
(编辑:徐珺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