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教学改革的“领航人”

发布时间:2022-09-14 15:45:20  

做一名有温度、有思想、智慧型、专家型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的她,践行了从事教育的初心,在三尺讲台上培育了桃李万千,用一支粉笔书写了春秋华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一起走进砚山县第二小学,去认识教学改革的“领航人”——张丽。

今年52岁的张丽,是砚山县第二小学建校以来的第六任校长。出生农村的她,在家人的影响下,从小就仰慕老师。带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敬仰,1990年,张丽从文山师范学校普师专业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并被分配到稼依镇小石桥小学任教,1993年9月调至江那镇大外革小学任教。1994年至2011年8月在砚山县第一小学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

张丽说:“我小时候特别羡慕老师,感觉老师的知识很渊博,能够解答很多自己不懂的知识,所以长大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2016年,她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接过了上一任老校长的接力棒,成为砚山县第二小学第六任“掌门人”。学校中层干部老龄化严重,老中青搭配不合理,是张丽走马上任后面临的管理难题。随后,张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我一直坚信,小范围的敲敲打打只能让学校活着,只有遵循教育规律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才会让学校‘插上腾飞的翅膀’。我的第一个改革就是依托‘能者上’的原则,不薄新人不厚老人,进行学校人事改革,把一批有想法、爱学习、肯干事、用心干好事的年轻干部提起来。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领导、老教师、老名师进行帮扶。一年下来,成效显著,班子和队伍活力、创新力、研究能力都有显著提升。”张丽说。

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航人,张丽一直将教育教学工作看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纵使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也要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上。因此,她始终遵循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求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师业务成长的教育改革之路。

张丽常说:“老师是服务学生的,校长是服务教师的,好校长首先要当好‘勤务长’,要低得下头,俯得下身,多到一线,多听声音,决策才不会走偏。”

张丽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引领教师不断进步。在工作中,她十分关注教师的成长,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作为办学目标。她倡导教师队伍精优化、年轻化、专业化,对老、中、青不同阶段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关怀、鼓励与支持,传帮带、搞创新、蓄力量。目睹着青年教师一个个脱颖而出,她感到无比地欣慰和自豪。

“一个学校想要发展,‘散兵游勇’的状态肯定是不行的,我们修改完善了考核方案,方案强调‘捆绑式’考核,就是一个年级某个班级的成绩好不算真的好,要全部好,那个年级的老师考评分就高。在实施‘捆绑式’考核后,老师们的凝聚力提高,教学成绩也同步提升。”张丽说。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名校长,张丽的目光不再局限在一门学科上,而是从教育的本质引导学生和老师互相陪伴、彼此成就。多年来,通过这样的队伍管理,砚山县第二小学在短时间内焕发生机和活力,教师通过内引驱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发挥了最大的能动作用,综合成绩连续七年全县(排名)第一。

从教33年来,张丽感动于“二小人”的四种精神品质,即:“吃苦耐劳,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精诚团结,尽心竭诚”的蚂蚁精神,“自律务实,精益求精”的蜜蜂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

“老师们爱校如爱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着我,让我在工作上有了靠山,有了港湾,有了力量。江河能行万里,因为有源;树高千尺而不倒,因为有根。我希望一代又一代‘二小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激情,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抢抓教育发展机遇,做实教育、做大教育、做强教育。”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龙菊)

(编辑:吕静 排版:尹颖 审核:侯佑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