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传承 ——记砚山县蚌峨乡凹掌村举办“锦吉红饭节”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1-08-12 09:39:16   阅读 10952  

砚山县蚌峨乡凹掌行政村凹掌大寨村小组是一个壮族村,全村115户479人全部是壮族。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村里都举办“锦吉红饭节”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议程是祭拜埋在“将军洞”里的壮族部落族王侬智高的一名副将以及为解放文山州而牺牲的凹掌村10余位革命先辈。

祭拜的队伍

相传,北宋年间,壮族部落族王侬智高将士反抗越南李氏王朝的入侵。当时侬智高向宋朝廷求援,朝廷不但不派兵援助,反而派部队来追杀侬智高部队及族人。侬军将士从如今的文山、红河退出北宋国境,到如今的东南亚一带发展。当时,侬智高的一名副将在农历七月初一,为保护大部队退出北宋国境而牺牲在如今的砚山县蚌峨乡凹掌村。村民把副将埋葬在一个地势险要的山洞里,后来,此山洞被命名为“将军洞”。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凹掌村村民都要到将军洞祭拜牺牲的副将。

因将军洞特殊的地理位置,1948年至1950年,在砚山县蚌峨乡一带活动的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董英也曾经在将军洞秘密发展敌后武工队配合解放军解放文山州。凹掌村地处西畴、砚山、广南三县交界处,马帮、商贾、小贩曾经络绎不绝,是解放战争时期滇桂黔边纵队后期剿匪的根据地之一,是砚山县东南片区红色政权的发源地。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凹掌村壮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浴血奋战,先后有武工队队长卢正尧等10余人牺牲。革命先辈的生命已逝,但精神永存。在壮族传统的红饭节期间,凹掌村村民同时开展祭拜革命先辈的活动。

凹掌村文艺队表演舞蹈《姑娘在河边淘米》

今年8月8日(农历七月初一),记者随同研究壮族文化的专家一行到凹掌村感受村民祭拜壮族英雄和凹掌英烈的隆重仪式。8日一大早,村里的青壮年开始杀鸡宰牛。准备妥当后,村民们穿着壮族盛装,由村里有威望的祭司组织村民前往将军洞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仪式过程中,青壮年男士用竹杆搭成四人肩杠的架子,把牛头放在架子的正前方,牛身用竹条拱成牛身的形状,用红布铺在上面,把牛尾巴放在后方,四只牛脚拴在牛身下方,形成一头完整的“架子牛”。同时,准备两只大公鸡,用棕树叶编成鸡笼,把鸡放在鸡笼里,用一根扁担挑着。每户村民准备至少1柱香(即3根),全村备好366根香,用红线或红布条包裹着,到村委会的活动广场集中统一出发,按照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幼年顺序列队,敲锣打鼓,一路前往将军洞参加祭拜活动。到将军洞后,妇女们在洞口烧香祭拜;男士带上祭品到侬智高副将的塚前祭拜。在祭司的主持下,村民们感恩副将作出的牺牲,祈求侬军将士的英灵护佑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族丁兴旺,幸福安康。随后,在祭司的带领下,村民们到青龙洞祭拜在剿匪斗争中捐躯的凹掌村10余位革命先辈,期望革命先辈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励一代代后人奋勇前行。

文山市纸马文艺队表演舞蹈《跳纸马》

祭拜仪式结束后,在凹掌村的“仙女洞”,我州壮族文化知名专家梁国恩清唱壮歌,拉开了红饭节文艺表演活动的序幕。随后,文山市纸马文艺队、砚山县龙缘文艺队、丘北以及富宁县的壮族文艺队相继带来《跳纸马》《龙么洞》《欢迎你到壮乡来》《丘北壮族歌》《富宁郎恒民族山歌》等精彩节目。凹掌村的文艺队也精心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文艺表演活动现场歌声不断,高潮迭起,一个个民族节目赢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各县(市)的壮族文艺队在此次交流中交融,增强大家的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

2012年,凹掌村被列为革命老区。从2016年到2020年,凹掌村先后获得上级政府投入及爱心企业帮扶资金共1951万余元,先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整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项目、上海扶贫协作香菇食用菌种植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兵器装备集团帮扶蚌峨乡商品牛养殖项目等。一批批项目资金的投入,凹掌村的道路得到硬化,建设了排污设施,建盖集体多功能活动室152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等,村民们拆除危房后建盖起一幢幢新楼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提升。随着食用菌、李子、商品牛等产业的发展,加上外出务工的收入,村民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从2015年起,每逢大年初三,凹掌大寨村小组举办“感恩节”,由村里外出务工以及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相约凑钱请村里的老人在村委会活动室吃饭一天,并为60岁以上的老人们发红包,感恩老人们守护家园。

在凹掌革命先辈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精神的激励下,凹掌行政村的孩子们刻苦努力读书,通过读书走出了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目前,村里先后有40多人在公务员部门、事业单位上班,有60余位年轻人外出做生意,近5年来,村里已经毕业及在读大学生有16人。今年1月,村“两委”换届选举,90后壮族大学生、凹掌村人何万萍当选凹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通过了解、掌握凹掌村的“家底”后,依托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何万萍为凹掌村的产业发展规划了蓝图——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得到了县、乡政府领导的重视。在建的那兴高速公路(广南县那洒镇至西畴县兴街镇)途经凹掌行政村朱家冲、大寨、大洞口、炭大等自然村,为凹掌村的旅游发展项目增添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何万萍说:“我们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加大对河道两岸的治理,保护和利用好这片青山绿水;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引入有实力、有资质的企业,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加大对民族庭院的提升改造,培育更多的民族文艺队,打造壮族文化品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加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同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凹掌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在革命先辈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精神的浸润中,团结凹掌、和谐凹掌、幸福凹掌、美丽凹掌指日可待!


(记者:魏兰   通讯员:王明富)

(编辑:熊明刚 排版:钟晓明 审核: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