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兰:让壮族刺绣文化代代相传

发布时间:2022-06-07 16:48:31  

王昌兰,家住砚山县干河乡红舍克行政村沙松冲村,2010年5月被命名为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0年6月获云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贡献”奖,2012年5月获云南省首届民族民间手工刺绣暨十字绣大赛三等奖,2013年6月被聘为文山学院 “壮族刺绣技艺”专家。

“我14岁就学刺绣了,我家有四代传承人,我是第四代。”王昌兰说。

“没日没夜的绣,太伤眼睛了!赶快睡觉,白天农闲的时候再绣吧!”爱人一次次揪心的叫唤,王昌兰无奈地关了灯,拖着疲倦的身子缓缓合上双眼。

早上务农,晚上刺绣,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王昌兰家重复着。每天忙完家务活后的夜晚,王昌兰都会安安静静地坐到桌前,在灯下翻开绣篓拿起花线,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一天的辛劳,一针一线地刺绣直至深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昌兰用一根绣花针绣出了壮家的和谐生活,绣出了绚丽的人生,更传承了壮族多姿多彩的刺绣文化遗产。

多年来,王昌兰秉承着让传统壮族刺绣技艺发光发热的初心,陆续接收了本村喜欢刺绣的姐妹为徒,并定期、不定期地教她们刺绣、剪花、画花技术,手把手地教她们线的粗细、针的大小对整幅刺绣画面有怎样的影响等等知识。“你们还年轻,要好好学,超过我,往后你们再好好把这门手艺教给娃儿们,把我们的壮族刺绣一代代传承发展下去!”这是王昌兰对徒弟们常说的话。言语中除了对徒弟们的期望以外,更多的是对传承壮族文化的坚定和决心。

“我希望把壮族刺绣传给下一代,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美丽的壮族刺绣。”王昌兰说。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景春驰 梁思雯)

(编辑:陈慧 排版:李法楠 审核:侯佑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