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黑鱼洞村:热情似火的“弦子舞之乡”

发布时间:2023-07-27 17:16:11  

彝乡七月,美如诗画。作为“弦子舞之乡”的黑鱼洞村依山傍水,群山环绕,民风古朴。走进村里,几抹红砖蓝瓦,彝家小楼错落有致,古木参天,四周重峦叠翠,田野阡陌纵横,山丘星罗棋布,满山花红叶绿,将村庄衬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特色鲜明的彝家屋舍,数十个垂钓者围着水塘择良处坐定,悠闲地等待着鱼儿上钩。黑鱼洞村因村中龙潭涌现黑鱼而得名,“黑鱼”是黑鱼洞村吉祥的象征,寓意风调雨顺、年年有余。村子四周山环水绕,布满了大小不同的鱼塘,每逢年节,村中便会开放鱼塘供村民和游客垂钓娱乐,还可以共享一桌全鱼宴。

黑鱼洞彝家人能歌善舞,特别喜爱弦子舞。在这里,可以与热情洋溢的彝家人手挽手、肩并肩,跳起弦子舞,学唱几首彝族山歌,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阿哥的弦子响,阿妹的脚板痒……”“妹是鲜花等着我,哥是蜜蜂来歇脚。蜜蜂鲜花最相配,幸福日子滋滋过。”彝族儿女真挚纯朴的爱恋在弦乐、舞蹈和原生态对唱中达成,让你品味独特的彝式浪漫。民间艺人和群众创作的《草马节》《哥的弦子响妹的脚板痒》《蜜蜂飞来来采花》等彝族歌曲传唱四方。

弦子制作和弹奏、弦子舞、彝族刺绣、彝族阿细语言文字、彝族山歌等非遗项目得到较好传承,助推村民形成了“弹弦子说情,跳弦舞欢庆”的习俗。

“火”是黑鱼洞彝家人热情洋溢的象征,古树掩映下的黑鱼洞村处处可见热烈的彝家“火纹”。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黑鱼洞村便会举行隆重的火把节,届时,特色农家菜“簸箕宴”、篝火晚会、万人弦子舞等“好戏不断”。阿哥阿妹们以歌传情、以舞达意,以节日的欢聚纪念彝家人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灾害英勇作斗争的历史,表达对火热向前、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这里的特色风味小吃丰富多样,象征吉祥如意的糯米饭,俗称花米饭,因糯米饭呈红、黄、白、紫色而得名。此外,还有豆煮青菜、灶炕风干腊肉、牛羊汤锅、彝家坨坨肉、面酱鱼、面酱凉鸡、玉米饭(面面饭)、面蒿粑等,这些特色传统美食也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口水直流。

黑鱼洞村,也许只是千百个美丽乡村之一,但古朴的民风民俗、鲜明的民族特色、浓厚的文化氛围、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在喷珠吐玉的清泉旁,听一段有关村子起源的“黑鱼传说”;在彝族文化传承馆,感受农耕器具、彝家服饰等民俗老物件无声述说的历史;在参天的古木树下,静静观赏彝家妇女飞针走线,绣出花草鸟兽……

傍晚时分,广场上燃起熊熊篝火,村民与四海宾朋在铮铮的弦声中,手挽手、肩并肩,迈出铿锵的步伐,跳起欢乐的弦子舞,欢声笑语响彻整个村庄。来吧,一起尽情玩转热情似火的“弦子舞之乡”黑鱼洞村。

(来源:“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图片砚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视频砚山县维摩乡政府提供)

(编辑:杨璐裴 排版:王南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