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砚山县干河乡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优势,拓展蔬菜种植,引进龙头企业,进一步整合农村资源,把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实到产业发展中,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以产业兴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砚山县长泰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满目青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边是村民在地里忙着采收芥蓝,另一边是村民正在育苗。记者了解到,这个合作是2016年,由深圳市长泰兴农产品有限公司、砚山县干河乡卡吉村委会共同成立的。 砚山县长泰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王献堂介绍,目前种植的品种有4个,种得比较多的是菜心,然后是芥蓝,还有斗仔菜、青仔菜,目前以销往新加坡为主,上海也有订单。 据了解,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公司负责资金投入,卡吉村委会负责出租土地。经过5年的努力,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900亩,发展到现在的1400余亩,工人需求由原来的2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350余人,杂工工资、浇水工工资、打药工工资由原来的60元/天,70元/天、80元/天分别增加到现在的80元/天、95元/天、105元/天。割菜工工资按重量计算,平均月收入4500元,最高月收入可达7000余元。2021年,合作社蔬菜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发放职工工资800万余元。 王献堂介绍,现在土地流转差不多有2000多亩,每天工人有300多人,一般工资在3000多元一个月。 “一个人一个月收入在2000至3000元,我家的土地也租出去了,一亩地得800元,还是划算的。”合作社基地工人王庆春说。同在基地务工的工人张兴花之前出去外面打工,后来回基地务工。她表示,在家门口打工,一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还方便照顾老人小孩。 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农户就业难的问题,农户可获得土地租金和劳务报酬,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目前,合作社正积极筹集资金,努力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生产设备、设施,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预计2022年末,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2000余亩,可解决500人的就业问题。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卡吉村将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扩大种植规模,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王献堂打算,下一步流转更多的土地,形成规模化种植,增加群众收入,做好产业发展。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朝仙 吴继香) (编辑:郭韦 排版:钟晓明 审核:李云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