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栽了15亩马铃薯,4月25日以前每公斤还卖得1.1元,后来就只能卖到8毛、6毛,我家的卖出去四五吨,还有20吨左右没有采挖。”诉苦的是砚山县平远镇新平社区黑泥田村村民张微波。
眼下,正值各地冬马铃薯的收获季节,砚山县近17.5万亩、35万吨的马铃薯丰产了。然而,和张微波一样,因为价格低、销售难,种植户们高兴不起来。
“倒是有外省的来我们村收购,就是价格不好,不卖也不行,市场价就是这样。”张微波很是无奈。
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马铃薯主粮化,对马铃薯需求不断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发展。砚山县的马铃薯种植由2015年的1.8万余亩,发展到2021年的17万余亩,以冬春马铃薯为主,是云南省主要的马铃薯冬春作区。
据了解,由于去年马铃薯行情很好,很多合作社与农户大面积扩大种植规模,使整个马铃薯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价格下跌。
在平远镇马铃薯种植基地,几个山西的客商来到这里,大家对马铃薯的品质倒是连连称赞,但谈及收购,几个客商有些犹豫。
“果形是很好的,我们也能收购,只是能给的价格低。汉中、湖北、成都的马铃薯都上市了,历史上没有今年这么惨的价格,供大于求了。”山西客商孙根庄对记者说。
砚山县木瓜烤烟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共种植了1300亩左右的马铃薯,相比去年种植面积翻了4倍,目前为止,只采收了1/4的面积。
“价格低迷,加之种植成本和人工成本,今年白忙了。价格低也要处理,不然损失更大。”合作社负责人刘代宏说。
种植基地里,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垄垄的绿叶倒伏下去,硕大滚圆的马铃薯从土里翻滚出来,不多一会就满地的金黄。工人们紧随其后将新鲜出土的马铃薯打包装箱。
销售难,原本是农民致富的“黄金豆”变成了“发愁豆”,如何帮助冬马铃薯种植户解困,连日来,砚山县结合实际,利用“三农通”、云南省益农信息社综合服务平台、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马铃薯供应信息。从4月22日在全省发布“三农通”信息平台以来,接到500余次客商、网络销售平台的咨询,目前正在就马铃薯相关购销事宜进行协商。
“上个星期在‘三农通’平台上公布了联系电话,询问的客商还是比较多,只是价格低,马铃薯分为大果、中果、小果,大果都才卖到8毛左右一公斤。”刘代宏介绍。
4月27日,砚山县还组织网红到平远镇马铃薯种植基地进行现场专题直播带货,推动马铃薯的销售。
“前两天每天有100多个电话打过来咨询,这两天每天30多个电话,现在需要的老板还是多,包括电商都来帮助我们找销路。大理、昭通、曲靖、广西、重庆、四川,到处都有客商询问,有的还决定过来看看、面谈。”合作社负责管理和销售的职业经理孙波对记者说。
除此以外,砚山县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局联合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设计了砚山县马铃薯的包装封面,充分利用好“好享砚山”区域公用品牌,为品牌的培育打好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
针对价格低,多数种植农户存在观望态度、不及时采挖的情况,砚山县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向农户进行宣传,要及时采挖销售,降低损失。
(记者:吕静 李正兴)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