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文山 | 砚山:破解文明城市创建难点痛点

发布时间:2022-04-01 10:59:30  

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春意盎然的公园广场、秩序井然的道路交通、人车礼让的文明新风、随处可见的志愿服务、风景如画的绿树红花……穿梭在砚山县城大街小巷,处处尽显文明风采,习习新风扑面而来。

文明是新时代城市最鲜明的底色。去年以来,砚山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七乡大地展现新气象,焕发新活力。

以上率下

“一线”办实事解难题

从“七城创建”之初,砚山县就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一名县委常委任常务副指挥长的高位推动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周至少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带队到基层和创建工作第一线走访调研,第一时间带头研究和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调度工作机制的落实从办公室搬到了社区、学校和大街小巷,把解决一个公用洗手台未能正常使用、一条小巷垃圾乱堆乱放等“民生琐事”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

一批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相继推出。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实施市政道路改造、农贸市场提升等9大民生工程,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10类问题专项整治。改造提升市政道路41条、硬化背街小巷67条,修复人行道11.3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公交站台41座,新增公园面积3.7万平方米,建成区旱厕全消除,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精准务实

“一线”有作为暖民心

砚山县坚持“基层群众出卷、党员干部答卷、群众最终阅卷”的工作思路,以“项目实施+志愿服务+重点攻坚”为抓手,将城区细化为31个大网格122个小网格,构建起全域覆盖、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权责清晰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各部门和5000余名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00余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精准、务实、深入开展。

今天的砚山县城,老旧小区垃圾堆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牛皮癣”不见了,臭水沟不见了,小区“飞线”不见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农贸市场变美了,道路交通秩序更好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越来越多的“清单承诺”转变成为“满意答卷”,“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获得群众的好评。

令广大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事越来越多。投资77万元打造的大兴街四巷、锦山三巷、书院村、大克底村等示范点,分布在县城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的砚安公园、墨山公园、龙湖公园、七都国际广场、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梦幻大世界、听湖小海湾等城市新景观,成为市民们每天休闲打卡、刷“抖音”和晒微信朋友圈的“网红点”。群众心中的创建“主人翁”意识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居民自觉落实门前“五包”“三包”的责任意识和行动,成为砚山县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一道道美丽风景线,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

砚山县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与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和巩固提升国家级卫生县城成果等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渣土运输、集贸市场、城郊接合部、背街小巷等10类问题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店面“门前五包”责任制,把“七城创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延伸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日常行动,全天候保持城市整洁有序,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文明城市创建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当前,砚山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步入深化拓展的新阶段,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推动全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砚指)

(编辑:侯佑琴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