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开启“0+0=0”命案防控模式

发布时间:2022-06-02 16:53:42  

今年1-5月,砚山公安受理治安案件报警同比下降6.9%、刑事案件报警同比下降13%,八类恶性案件同比下降23%,全县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全县无命案发生。

一直以来,砚山县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的责任意识,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完善以打击震慑、化解矛盾、动态防控等命案防范工作机制,开启“0+0=0”命案防控模式。

“零容忍”打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定点执勤、动中备勤、警便合勤”的模式,加强对易诱发命案的人员密集场所及重要部位的社会面管控,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组建村组干部、网格员、红袖标志愿者三级防控力量,织密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联网整合。近年来,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平安乡村”“数字乡村”视频监控系统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全县累计安装云视频监控用户36902户,云视频监控摄像头在50个以上的村社已达89个,建成“平安乡村”“数字乡村”示范村共16个,为群众安全感“加码”。

持续保持严打犯罪高压态势,最大限度震慑违法犯罪。积极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持续开展反恐防暴、严打“两抢一盗”、全民禁毒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出重拳亮利剑,以“零容忍”的态度,打早、打小、露头就打。今年以来,全县无命案发生,今年以来,全县无命案发生,共立刑事案件737起,破325起,与上年同期相比,发案减少112起,立案下降149,破案率提升19.05%。  

“零距离”化解,源头管控极端行为

依托“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加强重点群体、重点单位等重点要素信息采集维护和日常监管,围绕各特殊敏感节点,切实强化涉恐涉暴、涉军、扬言报复社会、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非正常访及其他串联滋事人员落地管控,落实“一人一策”措施,做到“来知轨迹、去知动向”,严防制造事端。目前,全县181名刑满释放重点人员已全部纳入视线管控,摸排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4人。

完善三三调联动机制,实现纠纷化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工作目标。纵向上,根据纠纷调处难度,自下而上至少进行三次调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横向上,实行治安、人民、行政、司法调解“四调联”。目前,全县建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30个,全面落实“以奖代补”工作机制,极大提高了基层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让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防范了“民转刑”“刑转命”事件发生。今年以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74次,预防矛盾纠纷67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97件,及时调处化解889件,及时调处化解率达99.1%,涉及协议金额达379万元。

“零缝隙”服务,着力推动良法善治

依托派出所、司法所和调委会等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服务工作体系,全县共有法律工作者33人,法律明白人550名,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服务。不断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全面深化法律援助进乡村进社区工作,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将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有针对地开展法律援助。

通过村村响“大喇叭”、标语横幅、宣传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宣传《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达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的。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40余场次,法治课堂教育近420余课时,印发宣传资料50余万份,积极营造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刘娴 施承明)

(编辑:徐珺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