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红色、粉色、黄色、橘色、紫色……散落在田园的翠绿色调中,呈现出自然的视觉动感。别具风格的农院亭轩,与五彩缤纷的鲜花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后者娇艳可爱。盛夏里的小竜虎村,繁花似锦。
小竜虎村地处砚山县者腊乡中部,近年来,该村紧扣乡村振兴暨“绿美文山”先锋行的发展要求,探索出一条“生态宜居、美丽宜游、休闲宜业”的特色发展路径,成为“绿美乡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繁花似锦美如画 一花一草守初心
“我自小就喜欢园艺,自学园艺知识,家里一直都种有花草树木,从小就打理。现在我们村打造‘美丽乡村’,所有的花草都是由我来精心选种、种植、打理、养护,自己出力,不用外包出钱,我很情愿也很自豪,终于可以为村集体做事了,我决心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我们村打造成一个一年四季都有花开的美丽乡村。”说话的是年过花甲的小竜虎村小组长沙立坤,同时,他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据了解,小竜虎村在“花带”建设中,根据当地气候及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精心选种,全力打造四季繁花似锦的美丽乡村。选种向日葵、仙人掌、吊兰、月季、太阳花、玉兰等50多种多科属花卉,根据春夏秋冬不同花期针对性插种,确保四季花期有效衔接。春节前后有桃花、樱花,4月份有蓝花楹,5、6、7月份有荷花。为保持花景长盛,还选取种植“四季不败”花种,如种植一年就可以靠掉种子自发落地长期繁衍的格桑花,四季常开的红木香和紫薇花,以及根据季节不同叶子颜色多样变化的爬山虎等。
“种植需要耐心和热爱,要学会适时浇水、施肥、除草和防虫害。”夏日当空,沙立坤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俯身在花圃中修剪枝叶。微风徐过,繁花涌动,似锦美如画,这一花一草,正如无数个像沙立坤这样在“绿美乡村”建设中坚守初心的人。
繁花似锦香四溢 同心聚力鉴真心
“抬头见绿、推窗见景、出门见花,这满池的荷花清香远溢,浸润着我们基层创业干事者的心。”者腊乡党政办工作人员沈丽芳介绍,小竜虎村在“绿美乡村”的建设中,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同心聚力建家园的工作局面。村里党员群众自发清理河道500米,村民主动流转53亩土地用作项目道路建设和鱼塘用地,13户村民主动筹资15万元作为项目前期建设资金,家家退户户让,村民主动让出200余平方米的宅基地建设村内道路,实现村内道路宽敞联通。依照“村庄景区化”的设计理念,家家户户对庭院卫生进行提升整治、绿化美化,化树为景、化废为宝、化花为品,积极打造自家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为美丽乡村提质增靓。全村老少齐动员,割茅草、抬木头、搬砖头,用旧瓦片打造花坛,将旧木头改造成墙饰,把烂坛子包装成装饰品,环田栽种紫荆花,自发组织建流水小桥、凉亭、风雨桥。
夏日炎炎,放眼望去,党员干部撸起袖子,村民群众扛起锄耙,绿荫田园里规整,繁花似锦处穿梭,清风花香处谈笑,美丽乡村中一片同心聚力干家园的生动画面正在眼前铺开。
繁花似锦觅安宁 淡云流水忆乡愁
“今年端午期间,小竜虎开展的‘插秧’‘秧田摸鱼’等农家风情体验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300余人。”者腊村委会监督主任沙玉相指着眼前绿油油的秧田高兴地说。
据考察,三百多年来,汉、壮、苗等民族和谐共生的小竜虎村依托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底蕴,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先后打造了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民族团结文化墙、民族风情陈列体验馆,设置农事农耕体验区、特色美食制作区、育才实训基地区、运动体验区。通过新建农事体验展示馆,把石磨、犁、耙、锄头、打谷机、风车等原始物具集中展示,还原旧时生活风貌,让年轻人感受老祖宗的智慧。通过“犁田坝地”“栽秧种菜”“割稻打谷”“舂粑粑”等开发项目让都市游客体验农耕田园文化,感受灵魂故里。
夕阳西下,劳作后的妇女在“同心亭”里欢声对唱,包头巾的老叟在“风雨桥”上浅笑而安,纯真质朴的孩童在“文化小广场”上追逐嬉戏,漫步于“时光长廊”,风轻云淡,心暖花香,如今的小竜虎,正是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忆乡愁的好去处。
(李梦)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