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拥有“世界一流”中国铝谷核心区主引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蔬菜重点县等10余张城市名片。近年来,砚山县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始终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新开展“四立四行五融”创建主题活动,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立志”教育。以“实现中国梦•建设新砚山”为目标,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干事创业志向,突出补理想信念之“钙”。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20场次;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铭记英雄模范”“关爱模范·礼遇好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系列主题活动360余场次;建好管好用好王有德故居、阿猛会址、砚山烈士陵园、砚山档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加强“立德”教育。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为主题,感召道德力量,筑牢公民道德之基。印发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资料15万余份,制作创文公益广告8万余份,发放核心价值观宣传品10多类5万余份;结合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选树先进典型,评选县级道德模范、砚山好人、文明家庭26人(户),推荐15人、7户家庭参与州级评选。张天连、吴琼芳入选 2022年“云南好人”,张天连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推荐候选人。评选“新时代砚山好少年”10名,其中,3名学生荣获“新时代文山好少年”。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2312户,巧媳妇2215名。
加强“立言”教育。以家训、校训、职训“三训”为主要内容,开展“三训”传承教育践行活动;突出用“好家风好家训”推动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微观化,广泛开展领导干部“清廉家庭”创建和“喜迎二十大·弘扬好家风”“家风家教宣传教育”“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推选全国、省级、州级、县级文明单位73个、文明校园76个、文明村镇94个、文明家庭34户、和谐家庭70户、书香家庭20户、清廉家庭9户、最美家庭54户、绿色家庭20户、健康家庭62户、绿美庭院130户、“十星级文明户”12845户。
加强“立信”教育。加大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信”建设力度,激发“诚实守信”的社会共鸣。广泛开展“反诈你我同行·共建平安砚山”“自强·诚信·感恩”“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在司法系统、行政执法单位推行“阳光办案”“阳光司法”“阳光执法”活动;在生产企业开展“诚信经营·质量第一”主题活动;在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履约守信”主题活动;在银行开展“断卡行动、诚信和反诈骗”主题活动;在宾馆酒店、餐饮店铺、食品药品企业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大力开展以奉献社会为主题的志愿行动。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项目对接、考核评价工作体系,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8个,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成立志愿服务总队1支,专业志愿服务队11支,志愿服务大队11支,志愿服务小队368支。2022年以来,登记注册志愿者14944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6546次,参加活动志愿者155734人次,取得服务时长34.12万小时,群众参与文明实践428891人次。
大力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自强行动。积极做好因病、因灾、因学返贫帮扶;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方针政策;挖掘包装“窑上土陶、斗南弦子、白沙坡刺绣、砚山玛瑙”四张文化名片,以文创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广泛开展“扶弱帮困、邻里互助、自强感恩、种养殖技能技术培训”等主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进助医、助学、助困、助残等工作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提振困难群众和偏远乡村自强不息谋发展。
大力开展以关爱未成年人为主题的希望行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依托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2个乡村少年宫和108个村(社区)少年儿童之家,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发动全县干部群众20365人捐赠学生爱心澡堂60.23万元资金,砚山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捐款778.12万元,现已建成学校爱心澡堂98个。广泛开展“戏曲、科普、法律、心理辅导进校园”和“童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英烈志·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000余场次。
大力开展以遵德守礼守法为主题的文明行动。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联动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全县诚信、孝敬、勤俭、礼仪、体育健康、民族团结等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完善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文明祭祀、文明执法、文明上网等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百日交通零违法”有奖活动,常态开展“重要交通十字路口文明劝导”志愿活动,机动车礼让行人,志愿者帮助老年人、孕妇和儿童过马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光盘行动,“文明餐桌”100%全覆盖。
把“四立四行”融入到思想建党的过程中。在党员干部中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四立四行”纳入党员干部经常性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年度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全县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率达100% ,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推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把“四立四行”融入到依法治县的实践中。坚持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相结合,抓好法律规范的刚性约束和道德规范的自主约束,把核心价值观要求落实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县和县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广泛开展“志愿法治课堂”“喜迎二十大·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建立青少年维权岗1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0个,创成先进平安村(社区)4个、平安家庭23822个。加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畅通司法、信访渠道,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把“四立四行”融入到城市建设管理中。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修订完善涉及市场管理、交通秩序、城市病整治、城乡综合执法等政策法规20余个。实施砚华中路、通广路、嘉禾三路、县城老323国道、稼依镇辣椒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36条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及绿化亮化建设,在23条主次干道增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3247个。实行网格管理“六包”责任制,大力开展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城市病治理工作。统一制作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运用公益广告美化配电箱、垃圾箱和建筑围栏,城区建成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38个,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小品100余个,核心价值观驻足可观、抬头可见。
把“四立四行”融入到市民教育中。推进“四立四行”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贯穿国民教育各领域,落实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全县各学校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广大中小学师生均能熟记理解核心价值观24个字。通过“小手拉大手”教育活动,有效带动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四立四行”融入到行业管理中。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行业政策制度出台、政策法规执行、行业文化建设之中。完善市民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行为准则,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基本遵循。按照文明创建要求,窗口单位、银行、电力、通信等20余个行业均制作展示遵循行业规范,22个社区修订完善社区公约,86个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始终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聚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域创建,持续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严伟清)
(编辑:周西杨 排版:向传帅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