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砚山:走出一条“移民富 产业旺”幸福之路

发布时间:2023-06-21 10:23:19  

文网讯 砚山县国土面积广阔,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98座,因兴修水利搬迁安置移民众多。2006年7月,砚山县核定移民1264户6613人,分布在11个乡镇69个行政村164个村(居)民小组,移民人口排全州第二。近年来,砚山县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移民富 产业旺”的幸福之路。

(砚山县平远镇亮田“美丽家园·移民新村”活动室)

大抓“美丽移民家园”建设,夯实移民基础设施。以谋移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己任,以建设美丽移民新村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为目标。2006至2023年,累计发放移民直补6606.96万元,实施后扶基础设施项目41个,新建排灌沟渠8260.5米、河道治理331米、管网45670.6米、道路硬化30316米、机耕路15508米、教学用房1200平方米、活动室2031平方米、卫生室124平方米、活动广场1506.7平方米、太阳能路灯423盏等配套设施,完成投资4169.51万元。

交通设施、农田水利、人居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移民内生动力悄然改变,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1630元到2022年的16414元,翻了10番,切切实实为移民群众的福祉倾注了满腔真情、热血。

(砚山县江那镇锣锅寨移民村小组“民族刺绣”技能培训)

大抓技能培训,实现自主创业致富增收。以激发移民内生动力为目标,坚持移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为目的。积极投入30万元开展“民族刺绣”、“移动厨房”中餐烹饪等技能培训200余人次。实现壮族“民族刺绣”巧妇能手4人,利用闲暇时间刺绣售卖,人年均增加纯收入5万元以上;组建的10人移民“移动厨房”小队半年受邀60多场农家宴席,菜品味道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实现经济创收15万余元。

(砚山县江那镇锣锅寨移民村小组“移动厨房”技能培训)

大抓后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移民“造血”利益联结。紧紧围绕省委“3815”的战略部署和省搬迁安置办“123456”工作思路,砚山县借力发力,把移民经济与县域“一县一业”“绿色铝产业”“智慧城市”等优势资源全面融合拓展。2019年以来,投入后扶产业资金4878余万元,与“绿色食品牌”龙头企业万宝春园合作建成稼依5000余亩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蔬菜基地;与县级国企合作开发年产150万套智能门锁生产车间,进一步拓展绿色铝产业链集群;与县级国企合作建设智慧停车场,为共建共享“宜居、宜业、智慧”“美丽砚山”添砖加瓦。产业链吸纳移民及子女就业100余人,人年均工资收入5万元以上。截至2023年上半年,合作开发产业累计实现移民收益金300余万元,利用收益金撬动移民内生动力解决重点、难点等突出问题30余件150余万元,带动示范点3个。

(砚山县稼依镇5000亩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蔬菜基地)

(砚山县工业园区聚森实业有限公司智能门锁生产车间)

砚山县通过“基础设施+技能培训+异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实现从“输血”变“造血”再变“输血”的可持续发展大道,创业收益、产业收益走在文山州前列,移民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幸福之路喜笑颜开。

(来源:砚山县搬迁安置办公室)

(编辑:杨璐裴 排版:张振飞 责编:徐仕桓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